查看内容

哲学不是杠精,是推动思想进步的基石

来源: | 2019-11-22 08:35:03

  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2年启动。
 
  哲学,是智慧的存在。它的主旨是思辨,对反思本身进行反思,不断质疑现有的真理,验证假设并找出结论。哲学理论和哲学史让我们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思想潮流的多样性。哲学欢迎质疑,鼓励对既有价值的反思。凡成功者都是思想富有的哲学家。他们善于提问,善于反思,善于挑战真理,并具备包容的品格。
 

 
  说起哲学家,我们必然会想起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叔本华等先贤。哲学经常被人认为晦涩难懂。也许经常我们会被哲学家的一句话直击心灵而幡然醒悟。然,这些智慧正是来自于伟大的哲学家们对世间人心的深刻理解和高瞻远瞩,在于反复思考叩问后锻造出的深刻和通透。
 
  哲学家不只是一句振聋发聩的警世名言,他们是成体系的思想高度。因此,我们在读哲学家的名言时不可以偏概全孤立地理解其内涵 。一是我们可能因为理解偏差而造成误读;二是以旁枝末节是理解不了哲学家整个思想体系。
 
  哲学能开启智慧的大门。如果感兴趣,可以读一读他们的书,能够帮助我们在纷扰繁华中更好地去理解世界、理解自己。
 

 
皮埃尔•布尔迪厄:《世界的苦难》、《实践理论大纲》、《男性统治》、《自我分析纲要》……
 
  皮埃尔•布尔迪厄,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法兰西学院唯一的社会学教授,和英国的吉登斯、德国的哈贝马斯被认为是当代欧洲社会学界的三杰。布尔迪厄横跨众多领域,打破了学科界限,从跨学科的角度入手,对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史学、美学、文学等都有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思想范畴,建构了相当新颖的学术框架。
 
  布尔迪厄作品收录了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文化理论批评家布尔迪厄的4部经典著作《世界的苦难》(上下)《实践理论大纲》《男性统治》《自我分析纲要》。这些作品有助于读者系统地认识和了解布尔迪厄的理论体系,且在当今转型中国,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怀旧的乌托邦》、《门口的陌生人》……
 
  齐格蒙特•鲍曼,当代西方著名社会理论家之一。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1954年起在波兰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任教,1968年被反犹主义者逐出波兰,1972年起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共同体》《个体化的社会》《被围困的社会》《怀旧的乌托邦》等作品。
 
  《怀旧的乌托邦》是鲍曼去世前不久完成的著作,鲍曼在本书中指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到过去,由此进入了一个怀旧的时代。但是,要回到哪种过去?回到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霍布斯丛林状态?回到井水不犯河水、相互孤立的族群社会?任由社会两极分化?还是回到母体之中寻求终极的安全?作者对这些替代性选择一一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最后指出我们应相向而行,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前进,加强整合而形成命运的共同体,否则我们将一起走向毁灭。
 

 
罗兰•巴尔特:《符号帝国》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1966年,罗兰•巴尔访问日本。此后,他又两次到访东京。对巴尔特而言,日本之旅充满想象、体验以及愉悦。“我得到了一种完美的、强烈的、既深沉又微妙的快乐。”在1970年成书的《符号帝国》中,巴尔特把日本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均看做是日本文化的各种符号——语言、膳食、游戏(柏青哥)、城市、文具店、诗歌(俳句),甚至眼皮,这些“能指符号”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意义。在巴尔特看来,日本文化现象的精髓便是具有禅宗意味的空无性。追随巴尔特独特的思想脉络,在全书26篇随笔式的叙述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巴尔特作品中鲜有的文学格调,体会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巴尔特也是位唯美主义理想者”,也可以对日本社会及其背后的文化本质有崭新的认识。
 
  哲学是一支烛火,在摇曳中发现,在莹莹火光中照亮通往真理的道路。
资讯报道Report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交大东路2号院1号楼金尘实业大厦 邮 编:100191 咨询热线:010-62253306 传 真:010-58787225 邮 箱:service@huaxijt.cn